研究进展

拉萨地块发现白垩纪一固着蛤新属:沙氏蛤

发布时间:2020-11-20 |      】 | 【打印】 【关闭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饶馨博士等人与英国公开大学Peter W. Skelton教授、日本富山大学Shin-ichi Sano教授合作,在拉萨地块白垩纪中期郎山组中发现一固着蛤新属新种:Shajia tibetica Rao et al., 2019(西藏沙氏蛤),并分析了其古地理意义。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上。

  固着蛤是双壳类马尾蛤目(Hippuritida Newell,1965)的统称,起源于晚侏罗世牛津期中期,至白垩纪末灭绝。它们主要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浅水碳酸盐台地环境,即当时的特提斯–大西洋–太平洋海域。在白垩纪中期的阿普特期至阿尔布期,拉萨地块位于新特提斯海域的北侧,普遍发育浅海碳酸盐岩沉积。在其北部沉积了以灰岩为主,偶夹火山岩的郎山组。本项研究报道的固着蛤化石采集自尼玛县当穹错西岸的郎山组上部,命名为Shajia是为了纪念沙金庚研究员对西藏双壳类研究的突出贡献。该属鉴定特征是上壳后附肌板的闭壳肌附着面朝向后方,下壳的后附肌板向内倾斜,略隆起。Shajia的时代为阿普特期晚期至阿尔布期,目前为单种属,仅有一种Shajia tibetica Rao et al.,2019,发现于拉萨地块和印度拉达克。

  在白垩纪中期(阿普特期晚期至阿尔布期),亚洲西南部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科希斯坦和印度北部拉达克在内,普遍分布有“Yasin fauna”(亚辛动物群)。亚辛生物群以固着蛤组合Auroradiolites gilgitensis/Horiopleura Haydeni为代表,至今为止,该固着蛤组合未在拉萨地块有报道。但是,本次研究所发现的Shajia tibetica与H. Haydeni在壳体的大小和外形上极为相似,区别仅在于右壳后附肌板结构,Shajia被认为是起源于Horiopleura。在拉萨板块,白垩纪中期普遍分布的Auroradiolites biconvexus,被认为直接起源于A. gilgitensis。而且,拉萨地块Auroradiolites biconvexus/Shajia tibetica组合的时代是阿普特期晚期至阿尔布期,与亚辛生物群相同,所以这一组合应为亚辛生物群的区域变种。这一发现证明亚辛生物群在阿普特期晚期已扩散至拉萨板块,且说明拉萨地块在白垩纪中期与上文中提到的亚州西南部其他区域可进行生物古地理对比。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Xin Rao*, Peter W. Skelton*, Shin-ichi Sano, Yiqiang Zhang, Yichun Zhang, Yanhong Pan, Huawei Cai, Bo Peng, Tong Zhang, Zhaoxiong Ma. Shajia, a new genus of polyconitid rudist from the Langshan formation of the Lhasa block, Tibet, and its palaeogeographical implications, Cretaceous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cretres.2019.05.009 

拉萨地块发现白垩纪一固着蛤新属:沙氏蛤

Shajia tibetica Rao et al., 2019正模标本,A-D分别为背视、腹视、前视和后视

Shajia tibetica Rao et al., 2019正模标本,前-后向切面图,由A至D切面位置更靠近腹侧

Shajia tibetica Rao et al., 2019正模标本,前-后向切面图,由A至D切面位置更靠近腹侧